气相色谱仪中常用的检测器有以下几种:
1.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(FID)
- 原理:利用氢火焰使有机物离子化,产生的离子流被收集极收集并转化为电信号。有机物在氢火焰中燃烧时,会产生碳正离子,这些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收集极移动,形成离子流,离子流的大小与有机物的含量成正比。
- 特点: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有很高的灵敏度,响应速度快,线性范围宽,稳定性好,死体积小,适合于毛细管柱色谱。但它对无机气体、水、四L化碳等不产生信号,且需要使用H2和空气作为燃烧气,存在一定的**隐患。
- 应用: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、环境监测、食品卫生、药物分析等领域,用于检测各种有机化合物,如烃类、醇类、酯类、醛类等。
2. 热导检测器(TCD)
- 原理:基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导率。当载气携带样品组分通过热导池时,由于样品组分与载气的热导率不同,会导致热导池内热敏元件的温度发生变化,从而引起电阻值的变化,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检测样品组分的浓度。
- 特点:结构简单,性能稳定,对所有物质都有响应,不破坏样品,可用于常量分析和无机气体分析。但灵敏度相对较低,检测下限较高,对温度和流速的变化比较敏感,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。
- 应用:常用于分析无机气体,如H2、氧气、N2、二氧化碳等,以及一些沸点较高的有机化合物,如醇类、t类、酯类等。在石油化工、化肥、冶金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
3. 电子捕获检测器(ECD)
- 原理:利用放射性同位素(如\(^{63}Ni\))发射的\(\beta\)射线使载气(通常为高纯D气)电离,产生正离子和低能电子,这些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,形成稳定的基流。当具有电负性的样品组分进入检测器时,会捕获这些低能电子,形成负离子,负离子与载气电离产生的正离子结合,导致基流下降,通过测量基流的变化来检测样品组分的浓度。
- 特点:对具有电负性的物质,如含卤素、硫、磷、氮等元素的化合物有很高的灵敏度,检测下限可达\(10^{-14}g/mL\),选择性好。但它对不含电负性基团的化合物响应很小,线性范围较窄,且检测器内的放射性物质需要特殊的防护和处理。
- 应用:主要用于环境监测、食品卫生、农药残留分析等领域,用于检测卤代烃、多氯联苯(PCBs)、农药(如有机氯农药)等具有电负性的有机化合物。
4. 氮磷检测器(NPD)
- 原理:在FID的基础上,增加了一个铷珠(或钾珠)作为热离子源。当含氮、磷的有机化合物在氢火焰中燃烧时,会产生含氮、磷的自由基,这些自由基与铷珠表面的碱金属原子相互作用,使碱金属原子电离,产生额外的离子流,从而提高了对含氮、磷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。
- 特点:对含氮、磷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,比FID对氮、磷化合物的灵敏度高\(10 - 100\)倍,线性范围宽。但它的稳定性不如FID,对操作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,需要定期更换铷珠。
- 应用:常用于分析农药、y药、生物化学等领域中的含氮、磷有机化合物,如有机磷农药、含氮杂环化合物等。在环境监测中,可用于检测水中的痕量有机磷和有机氮污染物。
5. 火焰光度检测器(FPD)
- 原理:样品在富氢火焰中燃烧时,含硫、磷等元素的化合物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光,如硫化合物发出\(394nm\)的光,磷化合物发出\(526nm\)的光。通过滤光片选择特定波长的光,然后用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检测。
- 特点:对含硫、磷的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,可排除其他化合物的干扰。但它的线性范围较窄,对操作条件要求严格,需要控制火焰的温度和气体流量。
- 应用:主要用于石油化工、环境监测等领域,用于检测石油产品中的硫化物、有机磷农药以及大气和水中的含硫、磷污染物。
更多详情请咨询:http://www.shtianpu.com.cn/SonList-231837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