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老师15383615001
发展历程追溯
ISO 22000 的发展与 HACCP(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)原理的演进密切相关。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,为满足宇航员对安全食品的特殊需求,美国宇航局(NASA)与食品生产企业 Pillsbury 共同开发了 HACCP。最初的 HACCP 包含三个原理,即危害识别、确定关键控制点和控制任何危害、建立监视系统。经过不断发展,到 20 世纪后期,HACCP 拓展为五大步骤和七大原理。五大步骤包括建立 HACCP 小组,描述产品及其销售特性,描述产品预期用途及产品用户,绘制过程流程图,验证过程流程图;七大原理为对危害进行分析,确定关键控制点(CCP),建立关键限值,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视体系,当监视体系显示某个关键控制点失控时确立应当采取的纠正措施,建立验证程序以确认 HACCP 体系运行的有效性,建立文件化的体系。HACCP 的逐步完善为 ISO 22000 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。
2001 年,在丹麦标准化协会(DS)等组织的建议下,ISO 成立了 TC34 食物制品技术wy会,负责制定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标准。同年 11 月,工作组(WG8)成立,着手开展 ISO 22000 标准的制定工作。经过多年努力,2005 年,ISO 正式发布了 ISO 22000:2005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》。该标准整合了 HACCP 原理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架构,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进行了规范,适用于食品链中的各类组织。此后,随着食品安全领域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,ISO 对 ISO 22000 标准进行了持续修订和完善,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食品安全形势和行业需求。例如,2018 年发布的 ISO 22000:2018 版本在内容上进一步优化,增强了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