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老师153--8361--5001
(一)组建HACCP工作小组
企业应成立专门的HACCP工作小组,成员包括来自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,如生产、质量、卫生、工程、采购等。工作小组负责整个HACCP体系的建立、实施和维持工作,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,确保体系的顺利运行。
(二)描述产品及生产工艺
对食品企业的各类产品及其生产工艺进行详细的描述,包括产品的配方、成分、规格、包装形式、保质期等信息,以及生产工艺的各个步骤、操作参数、加工设备、环境卫生条件等。这有助于全面了解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,为后续的危害分析提供基础。
(三)进行危害分析
按照前面提到的危害分析方法,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危害识别和评估。确定哪些环节可能存在生物、化学或物理危害,并分析这些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。例如,对于乳制品生产,要考虑原料奶的质量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、添加剂的使用等因素对产品安全的影响。
(四)确定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
根据危害分析的结果,找出关键控制点,并为每个关键控制点确定合适的关键限值。例如,在饮料灌装过程中,密封完整性是关键控制点之一,其关键限值可以是规定的真空度范围或密封压力值,以确保饮料在保质期内不会因密封不良而变质。
(五)建立监控程序
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,制定详细的监控程序,包括监控的方法、频率、人员职责等。例如,对于罐头食品的杀菌环节,监控人员应定时检查杀菌温度和时间是否符合关键限值要求,并记录监控数据。
(六)建立纠正措施
当监控发现关键控制点偏离关键限值时,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。纠正措施应具体、可行,并能够迅速恢复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状态。例如,如果发现杀菌温度过低,应立即停止生产,调整杀菌设备的温度设置,并对已经杀菌的产品进行重新评估和处理。
(七)建立验证程序
定期对HACCP体系的有效性进行验证,通过内部审核、外部审核、微生物检测、化学分析等多种方式,检查体系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。验证的频率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,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验证。
(八)建立记录保持系统
建立完善的记录保持系统,记录HACCP体系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信息,如危害分析报告、关键控制点监控记录、纠正措施记录、验证报告等。这些记录应真实、准确、完整,并易于查阅和保存,以便为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依据。